2022 年一开始,就有互联网公司接二连三地曝出裁员的消息!

据媒体报道,快手开启了较大范围裁员,覆盖电商、算法、国际化、商业化、游戏、A 站等多个业务部门,个别团队裁员比例达到 30%。

电商巨头蘑菇街也在裁员,技术部门裁员比例高达 80%,整体大概裁员 30%,运维部门仅剩 3 人,产品岗则仅剩 2 人。

在微博上有一个名为 “今天你从银行辞职了吗” 的微博超话,这个 2018 年 7 月 5 日组建的话题里,已经有 5.8 万篇帖子,3.2 亿阅读。

三年半时间里,无数银行人或曾经的银行人,在这里发帖、打卡、逗留。无数人在这个话题上挣扎……

# 一、首先,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问题:

这一轮淘汰潮,淘汰的 “人”,而不是企业。

先来思考两个问题:

  1. 如果把名片上公司名字划掉,你还剩什么?

  2. 如果离开你所在的平台,你还能做什么?

社会正在疾速迭代,有多少人已经处于破产边缘,却还不自知。如果现在还看不透这场大变局,就真的晚了。

为什么我们经常听说 “公司” 倒闭,而没有听说过 “人” 倒闭的?

因为之前公司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,一切经济反应只传导到 “公司”,而现在是个体崛起的时代,一切反应都会直接传导到 “个人” 这个基本单位。

在之前,衡量一个人的价值,是看它被打磨的成本是多少,不需要你有多少想法,只需要你很容易被管理和使用,人只不过是大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。

而现在,衡量一个人的价值,是看他的个性和特长究竟有多出众,太需要你有自己想法了,你要能超越框架的束缚,善于各种创新。

可怕的是,至少还有 80% 的人总是在等待指令,太缺少主动性,这其实和坐以待毙没什么区别!

个体崛起的时代,个人被越来越明晰化了,每个人都必须明白自己的责任、权力、利益,你要用你的长处去创造 “权力”,然后你所得到的每一分 “利益”,都对应你承担的每一份 “责任”。

今后不会有人再告诉你,你该怎么做,你能接收到的信息最多是一个目标,而不是一项任务。

社会要淘汰的,就是那批无力承担 “责任”,而无度索要 “权力” 和 “利益” 的人,或者因为找不到自我,而无法定位的人。

  • 过去:我不需要知道自己是谁,我只要按照命令去做事。

  • 现在:我是谁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能发挥多大作用。

  • 未来:我究竟是谁?我能为世界创造什么?

所以,我们必须对自己有深刻的认知!才能找到自己的行为和价值。

# 二、世界上 99% 的人的成长过程就像一场慢性自杀

每天杀掉一点天真,杀掉一点认真,杀掉一点热情;多一点伪装,多一点顺从,多一点现实。

因为他们没有强大的内核,因此只能苟活于世,只能随波逐流,最终活成了模子里出来的模具,生活在绝望的平静里。

世界上只有 1% 的人能够活出自我,因为他们的内核足够强大,这种内核衍生出了核心竞争力,衍生出清晰的定位和目标,衍生出强大的能力去保护自己的天真和真性情,他们才有资格做真实的自己。

未来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,就是他的 “内核”。

未来信息越来越对称,中间环节越来越少,机会越来越均等,渠道越来越公开,资源越来透明,这时机遇和胆识都发挥不了作用,在一个粗放野蛮发展的社会里,赚钱靠胆识和机遇,而在一个完整成熟的社会里,赚钱就必须靠内核。一个人人都在沉下心来发展内核的时代才是健康的时代,也是最好的时代。

不是赚钱越来越难,而是赚钱的逻辑彻底变了:在之前,一个人的兴趣和赚钱往往是分开的,而当社会高度繁荣之后,人不再靠机遇赚钱,而是靠个人 “内核” 赚钱,离不开兴趣和自我驱动的发挥。

中国经济的上一波红利是 “人口红利”,是按人头算的。下一波红利是 “人心红利”,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出来。

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 “内核”?

内核就是对自己的确定性。虽然世界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,但是对自己的确定性,可以抵抗外界的不确定性。

什么叫对自己的确定性呢?比如:

  • 你确定你能干好哪些事吗?你确定你干不好哪些事吗?这是对自己 能力边界 的确定。

  • 你确定你知道那些事吗?你确定你不知道哪些事吗?这是对自己 认知 的确定。

  • 你能确定你的特长是什么吗?你能确定你的短处是什么吗?这是对自己 天赋 的确定。

  • 你确定哪些才是你最想要的吗?这是对自己 目标 的确定。

  • 你确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吗?这是对自己 定位 的确定。

  • 你确定你现在处于什么阶段吗?这是对自己 当下状态 的确定。

  • 你确定你适合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吗?这是对自己 性情 的确定。

我们对自己越确定,就越不用担心世界的不确定性。

我们以后一定要学会向内求。孟子说: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。其身正,而天下归之。当我们开始内观自己,把自己做好的时候,世界反而会顺应我们。

世界上最长的路,就是寻找自己的路。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在找别人,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。

# 三、内核,才是未来的第一生产力!

这已经不是那个只需要死读书,只要听从指挥就可以过好日子的年代了,这个时代鼓励我们发挥自己的特长,鼓励我们有自己想法,鼓励我们和别人不一样。

未来越稀缺、越有特长的人越有价值,无可取代即等同于无限价值。

那么如何通过自己有兴趣的事赚到钱?

最好的方式就是:把自己最擅长的事,用别人最需要的方式去做。

我们做事不是只让自己开心,同时也要对别人有价值,这样才有价值。
自己喜欢的事,可以通过刻意练习,变成对别人有价值的事。
这样既没有丢掉自己,又能对别人有帮助。

这个时代根本就不存在 “怀才不遇” 这回事,比如在之前,一个人要想从事文艺,往往必须到北京当北漂,需要等待机会的垂青。而现在有了抖音 / 快手以及各大直播 / 短视频平台,可以随时展示自己的才能。

在互联网时代,所有的平台都是开放的,只要你足够有才,根本不需要靠运气才能成功,怕的是你没有那个才能!

# 四、人的发展有一个规律:

短线拼机遇,中线拼能力,长线拼内核。

一个作品(产品)从 0 到 99 分那部分可以靠时间和经历完成。但是从 99 分到 99.9 分,乃至到 99.99 分的那部分,只能靠一个人的内核才能完成。

在之前,一个人的兴趣和赚钱往往是分开的,而当社会高度繁荣之后,每个人必须开始靠兴趣和专长赚钱。

未来每个人最重要的事情,是如何找到自己,认识自己,并成为最好的自己。未来最好的投资是自我投资,是对自我的深度发掘,并且能够更加精准的定位。

越能做到这一步的人,越不需要依附某个公司,他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得巨大影响力和资源而迅速崛起,成为 “超级个体”。

人的财富就像投资品价值一样,是存在均值回归的。那个均值,就是你的冲动,是你的热爱,是你的理想。

未来是自由度越来越高的时代,当社会框架越来越少时,我们每个人都会越来越接近我们最想成为的模样。

决定我们每个人最终归宿的,一定是我们的能力和欲望综合而成的那个自己。

我们终于发现:这个时代最好的机会其实就是 “发掘自我”,最好的投资是自我投资,这是一个令人多么兴奋的结论!

或者再请大家记住一个原则:在做一个事业之前,你要有信心能超过这个领域的 99% 的人,否则就不要去做,直到你找到这件事为止。

否则宁可把时间精力花在寻找这件事上,也就是找到自己,也不要贸然的从事一个事业,这就是真正的 “选择大于努力”。

最后水木然再送给大家几句话:

  1. 未来最好的投资,是自我投资
  2. 短板理论失效,长版理论诞生
  3. 一定要成为某细分市场的佼佼者
  4. 兴趣之上、情怀之上、理想之上
  5. 别人浮躁你淡定,别人喧哗你思考
  6. 适合你的事,只要开始干都不晚